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94章 雁山卫的提督 (第3/3页)
外的接官亭和王铮发生的冲突,很多人都听说过,当时如果不是王铮拦着,曹显必会斩杀萧寒的手下将领董大牛,那一天,萧寒要是看着董大牛被杀不动则罢,假如他敢稍有异动,情况可就不好说了。 雁山卫的那些骄兵悍将在草原上杀的人头滚滚,没有人会把萧寒放在眼里,即便他是位柱国将军也不行,在那些将士的眼里,一个普通的柱国将军,比曹显的本事都差多了,就更别说是王铮王大将军了。 一个月后消息传来,刁耀病死在去松江卫的路上。 而萧寒在踌躇满志地到了并州城外的接官亭后,发现雁山卫的提督衙门知府衙门和卫府衙门,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接他,他当时就羞怒交加,差点气的吐血三升, 后来他和亲兵厚着脸皮赶到提督府接任提督一职后,本打算找个小茬收拾曹显一顿,以报接官亭被辱之仇。 哪想到他还没找到曹显的错处,卫晃和贾林就处处让他受憋屈,他更是处处受到雁山将士的轻视,就连提督府的门房都敢对他冷言冷语。他把那位轻视他的门房打了二十鞭子后,所有人都知道了萧寒的小肚鸡肠,就更没人搭理他了。 有很多事,雁山卫府和知府的衙门,除非是必须提督点头同意才能办的事情,才会派一个小官小吏找他一趟,他准许了正好,他要是故意不准,那好,不管是天大的事情,也再不会有人提一句,其他事情甚至都没人搭理他。萧寒平时更是难得看见卫晃和贾林的人影。 萧寒被晾起来了,也基本算是被架空了。再后来,怒急攻心的萧寒也病了,他得病初期,就派人通知了卫晃和贾林,可是直到他的病情越来越重都无法起床了,除了提督衙门他直管的一亩三分地儿,还有三两个书吏带了几个鸡蛋略微对他表示了下,别的竟然再也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 又是数天后,一封特急公文也摆在了兵部陈相的案头。萧寒不想步刁耀的后尘,他还不想死,他想回京养病。 朝廷诸公紧急商议了三天后,决定让阴袭的柱国将军程霸,去松江卫接任刁耀死后空缺的提督一职,程霸的柱国将军是阴袭得来的,没有多少带兵经验,现在却天降横福凭空得了个大权在握的提督一职,接了圣旨后大摆宴席庆祝了三天,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前去赴任了。 可是到了雁山卫的下一任提督人选,被选中的几位柱国都是一个意思,要命一条,要我去雁山卫接任提督,没门儿。 开玩笑,谁去雁山卫接任提督谁就离鬼门关不远了,那谁还敢去?提督的位置虽然足够吸引人,但还是自己的小命最重要啊! 这就难办了,刁耀和萧寒镇不住雁山卫的文武官员,所有人都不服气他们,这叫法不责众。再说那些文武也只是从私人方面看不起那两人,也并没有违犯律法和军令。朝廷对将士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怨刁耀和萧寒自己没有本事。 一来二去耽搁了几天,等萧寒再次来信恳请皇上让他回京养病,要不然他就再也见不到皇上了。这才不得不下旨让萧寒回京。 十多天后等萧寒到了京城,武将们看见萧寒的惨状,就更没有人愿去雁山卫了。此时的萧寒已是病入膏肓形销骨立,就像一个人形恶鬼似的,除了还能虚弱地喘口气儿,再也不是几个月前他跃马扬鞭纵横驰骋在官道时的意气风发模样了。 雁山卫的接连两任提督,刁耀已经病死,萧寒比病死也就多了一口气,还没人愿意再去送死,唯一一个愿意去的吧!上京城还离不开王铮这个上柱国的镇守。 于是,雁山卫的提督一职只得再次空缺,军事让薛韶戴忠和曹显辅佐卫晃暂时署理,政事让知府贾林和并州知州韩松商量着办。 雁山卫的原知府郑耀,现在已经官升半级,来到上京接任了规划司的监正一职,受过王铮教导了一年,来到上京后又和王铮畅谈了半天的郑耀,果然不同凡响,他很能理解透规划司的作用,上任后雷厉风行,少说多做,短短时间就使规划司步入了正规,现在很得房相的赏识。 又是一个月后,朝廷右相的人选终于尘埃落定,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右相的人选居然是原来的户部尚书吕进。而呼声最高的吏部尚书钱望和兵部尚书陈琦,居然双双落选了。 现在,吕进已经接任了右相,户部也由原太子詹事钟肃接掌。 太子詹事接任了户部尚书,这是个能让人琢磨半天的事情。说明当今的太子开始发力,往朝堂上安插自己的人了。一时间,很多墙头草开始有意无意地和太子接近,希望也能借得太子的东风,帮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