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奸臣的小情诗_第三十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第2/2页)

笑出来了。
  严嵩笑道:“公公说得都是陈年旧事,现在,写青词也都是夏首辅的事了,我和东楼又怎好再掺合,只能祈祷夏首辅和皇上的关系越来越好,这样,大明才能国泰民安呐。”
  “话不能这么说,这夏首辅权力再大,您也是个次辅不是,皇上只是让您暂时歇息,也没说不让您干活。”李芳笑笑。
  李芳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严嵩也终于不再装了。
  遂摆手笑道:“这里毕竟是私邸,政事留到朝廷再讨论吧。我和东楼还是更惦记皇上的龙体呐。”
  说着,严嵩颤颤起身,拿起了桌上的一个精致盒子:
  “公公方才说皇上近期神儿不好,正好顾可学最近炼了些提神丹药,我这里有一些,就麻烦李公公给皇上带去,让皇上用用看。”
  李芳自然也明白,严嵩已懂得了他的意思,接过那盒子,笑得更盛了:“一定、一定。”
  ***
  李芳见完严嵩,下午便回到了紫禁城。他从司礼监领了大臣们上的折子后,便匆匆往万寿宫赶。
  那摞折子本是按次序摞好了的,李芳挑了挑,将其中一封放在了最上头。
  万寿宫门外,一个小太监正在把门。
  一见李芳,小太监上前陪笑道:“老祖宗,主子方才请了陶道士占卜,这会子陶道士正在里面给主子禀报祭祀结果呢,现在进去,可能不合适……”
  李芳立即板了脸,冷笑:“你懂什么,这折子里有夏首辅议收复河套的奏疏,误了军国大事,你担得起?”
  别看李芳平时慈眉善目,发起火来还是很可怕的。小太监一个哆嗦,无奈,只得侧过了身子。
  “主子,今日大臣们上的奏折都在这儿了,其中还包括夏首辅议收复河套的方案,夏首辅请您尽早批阅。”
  李芳一进万寿宫,便高捧奏疏举过头顶。
  大殿里除了嘉靖仍在坐在精舍里,还站着一个道士,那便是嘉靖最宠信的道士陶仲文。
  嘉靖倚在精舍边,没看李芳,依然向着陶仲文:“陶仲文,可占出什么来?”
  “回皇上,占卜显示,边疆将有警。”
  陶仲文双手相交举到身前,恭敬说道。
  “什么?”嘉靖蹙了蹙眉,“可能占出是何处之警?”
  “听闻最近夏言大人准备收复河套,臣建议,立即叫停收复河套方案,让曾铣回京待命。”
  陶仲文不紧不慢地说出这句话来,面色沉静犹如往常。
  嘉靖沉默了,许久,他似才想起一旁的李芳,忽转头看向他:
  “李芳,你怎么看?”
  李芳的声音软绵,面颊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
  “既然陶先生所说属实,我等自然要加紧监管。”
  “不过奴才要给皇上提个醒儿。”
  李芳抬头看着嘉靖,一字一句:
  “凡汉朝出现灾异,应赐三公死以应天变。”
  ***
  江西。
  “少爷,老爷来信了!”
  严辛捧着一封加急的信走进大厅。
  严世蕃接过信,读完后,兴奋地站起来:“李芳去严府了!”
  闻言,一边的萧诗晴也是精神一振。
  李芳是嘉靖的贴身太监,司礼监最高掌权者,他既然肯光临严府,就说明皇上对严嵩还是有顾恋和倾向之心,也是给严嵩一个提醒。
  这也说明,严世蕃可以回京了。
  萧诗晴也站起来:“那我们快走吧。”
  严世蕃拦住她:“别急,这信上说,皇上还下了一道命令。”
  “什么?”
  严世蕃的声音有一点焦虑:“皇上传令,同时提审赵文华。”
  ※※※※※※※※※※※※※※※※※※※※
  感谢【墨瞳凉薄】送出的地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