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节 (第2/5页)
方式来保障我们民族的存在,如果俄国人要彻底占领我们的土地,那么我们将移居到他们的土地上……” 莫斯科最终签署了苏联和爱沙尼亚之间的“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爱沙尼亚政府允许苏联红军在其领土驻扎。苏联海军和空军纷纷开始在其领土上修建军事基地。独立的爱沙尼亚共和国就这样加入了苏联红色帝国。随后,苏联又如法炮制,将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也吞并了。 爱沙尼亚当局从波兰“雄鹰”号潜艇上拆卸了大概价值50万美金的物资,爱沙尼亚三军统帅约翰?拉伊多内将军最后下令将其没收并充为国有。但是这些收获和爱沙尼亚在政治上遭受的巨大损失相比更显得得不偿失了。莫斯科当局利用波兰潜艇逃逸事件做足了文章,同时也在国际上释放了政治烟雾弹。但实际上,即使没有发生波兰潜艇逃逸事件,苏联当局也会想方设法制造其他借口侵吞爱沙尼亚,因为在此前苏、德签署的秘密协议中,爱沙尼亚的命运早已注定。 “雄鹰”号潜艇到达英国后即加入了英国海军的战斗序列,而且继续悬挂波兰国旗,仍由原来的波兰水兵操控作战。“雄鹰”号在后来的作战中至少击沉了一艘德国运兵船(排水量5260吨)并杀死了船上的几百名德国士兵。在加入英国海军序列7个月后,“雄鹰”号潜艇在北海执行战斗任务时不幸触雷沉没,全艇官兵全部罹难。 苏联在东欧的扩张还算顺利,但是在远东,一场大战却让这位红色巨人伤透了脑筋。 420大进攻的序曲5 到1940年1月5日,芬军已濒于兵员枯竭、弹尽粮绝、外援无望的险境。英法两国虽表示愿意出兵援助芬兰,德国却威胁说如芬兰接受英法援助,战火将扩及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挪威迫于德国的压力,拒绝英法军队过境。在这种情况下,芬兰政府在瑞典的斡旋下于1月7日派代表至莫斯科与前苏联议和的矛盾并未了结,它使芬兰丧失了1/l0即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芬军总司令曼纳海姆痛楚地说:“该条约给我国的战略地位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们丧失了本来可以保证我们阻止入侵军队前进的全部要地。新的国界使芬兰暴露在侵略者面前,而汉科则像一支指向我国心脏的手枪。”根据1月12日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22万2千居民,占芬兰总人口12%的人丧失了家园被遣送,只有极少量人口选择留下加入苏联籍。芬兰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里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这个协议对于芬兰来说是非常严酷的,仅仅过了一年,就又在德国支持下和苏联爆发了持续战争。 苏联外交官莫洛托夫挟带着苏联在东欧胜利的余威,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宣布之前中国与苏俄以及中国与沙俄签署的一些列条约全部无效,要求将蒙古和东北的边境线恢复到1914年之前的状态,而中亚的边境线如何划分,可以再议。同时,莫洛托夫还要求中国同意苏军进入中国境内剿灭沙俄势力。 这些无理的要求立刻遭到了顾维钧的拒绝,莫洛托夫一脸的无奈,说道:“贵国缺乏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经验和诚意,那么一切的后果都将由你们承担。” 顾维钧笑道:“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我们可以动员五千万人参军,一万万人投入军事生产。中国不是波兰和爱沙尼亚,我们不怕莫洛托夫先生送来的面包篮和鸡尾酒。” 莫洛托夫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地返回莫斯科,途中,他在图伦做了短暂的停留,见到了正在整军备战的朱可夫。 “朱可夫同志,我向你传达第一书记斯大林同志的口头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狠狠地教训沙俄余孽和他们的走狗。”莫洛托夫说 “莫洛托夫同志,请转告领袖,我一定会出色的完成任务的。”朱可夫说道 莫洛托夫回到了莫斯科,他见到斯大林的第一句话就是:“敬爱的斯大林同志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先听坏消息吧,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好消息着实不少~”斯大林搓搓自己的大胡子,有些漫不经心地看着波罗的海地区的地图。 “坏消息是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和我这次中国之行所见所闻,中国人已经开始准备在新疆和中亚一带准备对我们发动一轮新的攻势。”莫洛托夫说道 “那么好消息呢?”斯大林问道 “好消息是我相信他们还没做好准备,并且朱可夫同志能应付过来!”莫洛托夫答道 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