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6章 苏禄,渤尼,顺塔 (第1/2页)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即使有领导者也不如没有诸夏领导者治理的好。 人们常说,中华是文化认同,但我们要看到一个前提,在文化认同之前,大部分人口的血脉是相连的。 没有血脉认同,文化认同就如犹如水之浮萍。 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这也是新大明当前困惑的一个问题。 然而争论并没有多久。 宫中传来了消息。 继续加大船只建设,派人继续前去探索。 相当于盖棺定论。 陛下都如此说了,显然同意要移民,也就是说,陛下对当前情况也报有深深得警惕。 皇宫内。 朱训樘悠悠道:“文化认同可能会成功,当然相比较血脉认同基础上,加上文化认同,才更加保险。” 毕竟,这不是一件可以反悔的游戏。 朱训樘望着地图。 那万里大洋,犹如天堑般阻挠了新大明和中原的联系。 陈敬仁等人,杳无音信。 说实话,朱训樘并不意外。 航海途中会遇到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 可能是天灾,也可能是人祸。 而且太明洋内,几乎没有岛屿,他们补给的机会也十分渺茫。 随便来一场暴风雨可能就会葬身海底。 更别说到达南洋之地。 但即便有损失,也必须不断开拓。 新大明承受得起这个代价。 寇可往,我亦可往。 麦哲伦全球航海已经结束,西班牙的势力已经深入了南洋,葡萄牙更是提早一步,早早的占据了马六甲。 新大明不能落于人后。 朱训樘站起身来,二五计划的数据显示,经过10年的发展和努力,新大明的人口数据开始回升。 各地的殷人的得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 到了现在,新大明有了一些底子。 粗步估计,包括关内关外,大明人口数量已至80多万人,当然这里面包括了一些抬籍人士,纯正的大明人有50万人左右。 虽然数字有了可喜的变化。 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殷人基数来说,还是略显单薄。 朱训樘喃喃道:“人还是少啊,若全是明人,庞大的东洲早就成为了大明的囊中之物。” 所以,计划生育还是基本国策。 生的越多,补贴越多。 单身男明人,到规定结婚日期未婚配者,要遭受巨大的惩罚,而后要接受国家的分配。 国家发媳妇。 ...... 南洋,苏禄国。 海边一间破落的小木屋。 “少爷。” 一位穿着粗布的男子跑了进来,正是消失已久的乐无忧。 小木屋中的男子,则是陆敬仁。 陆敬仁变得沧桑了不少。 他扭过头来,道:“怎么样?打探到了什么消息吗?” 乐无忧说道:“渤泥国来了几个商人,他们说南边是有一个叫顺塔国的。” 陆敬仁松了一口气,总算还存在,否则这一趟没有任何意义了。 他们已经在这里待了一年之久。 一年前他们就来到这里,不过快要到达的时候遭遇了海上风暴,一切玩完了。 一行人,只活下来了二十三人。 比麦哲伦一行人还要惨的很多。 所幸最终到达了这里。 只可惜受困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