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节 (第3/4页)
后座,脊背挺得笔直,眼神中仿佛有光:“如果是从前,别人告诉我说有一天我会和孟哲拍戏,还坐进他的保姆车,并受到其工作室邀约,我肯定觉得对方是疯了。但是,这一切真的来临,尤其是昨天您还邀请我签您的工作室,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 席梦今早拖着行李走出酒店大门时,正好遇到小宋搬行李放进孟哲保姆车的后备箱,打过招呼后,得知席梦的目的地也是b市,就提议捎带她一程。她已拒绝过经纪约,如果再拒绝,无异于会将她和孟哲的关系拉远,是以从善如流地上了车。 车子刚发动不久,席梦和孟哲闲聊,聊着聊着就谈起了关于经纪约的事。 她实话实说:“这种感觉,就像是突然被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砸中。进你的工作室,是所有新人梦寐以求的事。” 孟哲本身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并不会因为席梦拒绝他的邀约就觉得没面子、生出龃龉。和李梦君一脉相承,他更看中的是实力和传承,在片场看过席梦的表演后,也是真心想希望她能在影坛走得更远。 约莫是变得熟悉了,孟哲并不像传闻中说的那样冷漠,他说话的语气是轻松的,有点路玉轩的味道:“但这还不至于砸昏你的头脑。” 席梦狡黠地一笑,说:“不,基本上,我昨天已经昏头了。从你提议开始,我的大脑里演绎出了无数个场景。” 她的眼中是憧憬:“比如你去好莱坞拍片,带上我这个新人去见世面,我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兴奋得无以复加;经纪人告诉我,为我争取到新的试镜,是著名鬼才导演王导的片子,而我通过向你学习,试镜只试了一次就通过;和各种大牌演员合作;所有人都知道我,都说我天生是为电影而生的;站在舞台上拿各种国际大奖发表感言……我幻想了很多。” 前排开车的小宋觉得她说得有趣,忍不住笑出了声。 孟哲并未因席梦的话嘲笑她肤浅,而是说:“追求成名、奖项很正常,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不想拿奖的演员都不是好演员。” 说起这个,席梦有点羞涩,她想的实在太远。 像孟哲这样的大咖,在好莱坞时片酬是一千万美元,国内的价格是一千五百万人民币,遇到好的片子可以降片酬。这次拍《繁华声》,大牌演员、有名气的演员多,但多是给纪导面子,片酬要得不高。比如孟哲只拿了五百万。 还有好几个影后自降片酬,拿的三百万,小花小生一百万。这个席梦还是听甄怀讲的。一般他拍电影,没有四百万是不接的,但纪导名气大,是质量的保证,所以一百万他就来了。 电影中有些容易出彩的俏角儿,甚至于有一些靠偶像剧走红的小鲜肉小花急于提升逼格花钱来买,就是不要片酬还倒贴。当然,纪导并没答应,依然坚持选角找合适的演员。 而席梦,她签了三个月,合同还上承诺,戏份杀青后,只要有需要剧组可以随时叫她回去补拍、配音等等。 不像有名气的演员,拿的都是税后片酬,她的打包价是五万块,需要自己纳税,由片方代扣,最后只能到手三万六。 这还是纪导看在李梦君的面子上,为她争取到的,不然比这还要少。 在这个圈子里,等级就是这么鲜明:超一线巨星、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十八线……待遇迥然不同。 等电影上映,席梦才能勉强算个起点高的十八线演员。 杀青宴的犹豫彷徨过后,她依然决定踏进这个圈子,她渴望成名吗?当然,毋庸置疑。 “但是,”席梦自嘲,“当我在浴室里摔了个四仰八叉的时候,我爬起来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觉得很好笑,像是黄粱一梦突然醒转,现实和梦境迥异。” 孟哲实事求是地说:“倒也不必妄自菲薄,你很有潜力。” 席梦笑了笑,往后靠在椅背上,眼睑微合:“从浴室出来,我就给我一个朋友打电话,你应该知道他,他叫江述。盛华和您的工作室,他建议的是后者。但同时,他又提出一个看似荒诞离奇的建议——签给他,进他的新公司。” 席梦之所以会如实地说,是因为孟哲就是圈内人,或早或晚,他都会知道她和江述的关系,以及她签给江述的事实。 孟哲简单思索了几秒,问她:“你考虑好没?要在这行混下去,不能太感情用事。这关乎于你的未来,你的未来不能成为友情的殉葬品。” 席梦摇头:“我没考虑过。在他说出第三个选择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他告诉我说会有种种风险,我没让他说完,就道了晚安。但我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