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她有点怂_第1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节 (第2/3页)



    ??钱太后年老体衰,眼盲腿残,娘家又势弱,只能退避忍让。

    ??第一次相争,朝臣保住了钱太后的体面,但不能改善后宫中钱太后的处境。

    ??后来钱太后抑郁而逝,周太后再次公然发难,引发了第二次朝臣和后宫的矛盾。

    ??按祖制,钱太后应当安葬祔庙,和先帝合葬,周太后百年以后也会祔葬先帝陵寝,到时候两后祔葬。

    ??周太后一直因为尊号之事耿耿于怀,坚决不同意钱太后和先帝合葬,蛮横地要求另外择取一处安葬钱太后。

    ??嘉平帝劝不住执拗的母亲,干脆将此事下礼部会议。

    ??朝野震惊。

    ??朝中文武大臣、翰林院、科道官近百余人集议丧礼之事,廷议过后,大臣们认为应当遵照先帝的遗愿,让钱太后祔葬陵寝。

    ??经过反复讨论,朝臣上疏请求嘉平帝同意钱太后祔葬。

    ??嘉平帝很快做出了答复:爱卿们所言甚是,但是圣母在上,朕是个大孝子,屡次请命,母亲就是不松口,朕实在无可奈何。朕孝顺两宫如一,不忍违逆母亲,否则就是不孝。还是另外给钱太后择一块风水宝地吧!望爱卿体谅朕的苦心。

    ??朝臣哭笑不得,第二天继续上疏。

    ??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逐一驳斥支持周太后的官员提出的不让钱太后祔葬的理由,将周太后的心腹驳得哑口无言。

    ??又次日,以德高望重的魏国公为首的几十位公、侯、伯等功勋之后和在京武官也纷纷上疏。

    ??紧接着,六科给事中、各地监察御史等八十余人分别联名上疏。

    ??事情越闹越大,朝中尚书、侍郎,通政司、大理寺、都察院……六部文武官员再次上疏,要求嘉平帝按祖宗法制安葬钱太后,不能因为愚孝周太后而不顾礼法。

    ??难道周太后比祖宗规矩还重要?

    ??周太后勃然大怒,不肯妥协。

    ??文武百官一怒之下,由当时的阁老带领着齐聚文华门前,跪地大哭。

    ??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大九卿,功勋贵戚,詹事府,翰林院……文武官员几百人跪在宫门外,哭声震天。

    ??嘉平帝派人劝慰诸阁老,阁老们表示:如果周太后不收回成命,他们就一直跪下去。

    ??周太后见状,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只得罢了。

    ??钱太后得以按照礼制归葬先帝陵寝。

    ??第二次相争,朝臣坚持遵守皇家礼制,再次逼得周太后妥协。

    ??但是自那以后,朝臣和嘉平帝的关系就一日不如一日,乃至于后来君臣彻底离心。

    ??大臣们集体哭谏文华门,逼得嘉平帝妥协,到底还是让嘉平帝心里有了疙瘩。

    ??……

    ??听朱瑄慢慢道出由周太后的跋扈和争强好胜引起的两次礼仪之争,金兰困意全无。

    ??原来周太后以前这么蛮横固执。

    ??这些年郑贵妃耀武扬威,世人都骂郑贵妃是惑乱后宫的妖妃,很少有人提起周太后和朝臣对峙的事,她保护吴皇后和王皇后,民间还对她颇有赞誉呢!

    ??金兰进宫之前一直以为周太后是一位慈祥温和的长辈,黄司正从没提起过周太后曾引发两次礼仪之争。

    ??现在回想,周太后对她慈爱有加,一半是看在朱瑄的面子上,还有一半应该就是为了扶持她对付郑贵妃。

    ??金兰踮起脚,捧住朱瑄的脸,眉头轻皱:“五哥,你应该早点告诉我这些。”

    ??她手心温热,朱瑄依恋地蹭了蹭她掌心,拍拍她发顶:“你不必理会这些腌臜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